近视手术视力多久稳定(近视手术科普,术后矫正视力多少算正常?)深度揭秘,

在屈光手术术前谈话时,患者最关心的问题往往是:大夫,我手术以后视力能恢复到多少?能不能看到1.0、1.2?还能更高一点吗?正常视力是多少?
屈光手术的目的就是在不戴眼镜的情况下获得满意的“裸眼”视力,因而术后视力的情况是评价手术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所说的“视力”,是指看远处时的远视力医学上所说的“视力”不仅包括“远视力”,还包括看近处时的“近视力”。
一般情况下,不低于0.8的术后裸眼“远视力”不会影响正常生活参军、招警、考军校或公务员等体检时的裸眼“远视力”要求一般是0.6,民航飞行员或空中乘务员对裸眼“远视力”的要求会更高一些然而,视力并非一个一成不变的客观值,许多因素都会影响视力。
屈光手术后,不仅要看的清晰,更要看的舒适、持久,因此在某些情况下,视力也并非越高就意味着手术效果越好影响视力的因素视力又称视觉分辨力,是眼睛能够分辨外界两点间最小距离的能力如果我们的眼睛想辨认出两个不同点,那么这两个点在视网膜上呈的像必须落在相隔一个未受刺激的视锥细胞的两个视锥细胞上,这时大脑就会知道这两个点是存在不同位置上的。
按照这个理论来说,人眼的分辨能力受到视网膜视锥细胞直径和密度的限制此外,瞳孔的大小、照明条件、镜片及眼球的像差、部分疾病(如白内障等)都会影响视力由于负透镜(近视镜)的放大率恒小于1,即近视的度数越大,物体透过近视镜及眼睛投射在视网膜上的图像越小,进一步增加了图像辨认的难度。
所以高度近视及高度散光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常常稍低但如曾有弱视但未及时矫正,尽管眼睛没有显著的器质性病变,最佳矫正视力可能会更低一些在这么多因素的影响下,人视力的极限有高有低,类似每个人极限的跑步速度有快有慢一样。
一般来说,正常人的视力在0.8~1.0之间,也有少部分人视力能达到1.0以上屈光术后视力可以达到多少
术前矫正视力屈光手术的风险较低,手术的预测性一般也很好在准确验光的前提下,一般情况下,术前验光的最佳矫正视力越好,术后的视力应该也越好大多数人术后的视力也都能达到(少部分甚至超过)术前验光的最佳矫正视力。
也就是说,如果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是1.0,大多数人术后的裸眼视力应该都能达到1.0左右年龄对视力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年龄在35岁以下时,眼睛的调节能力比较正常,术后看远处看近都应该比较清楚,也就是说术后“远视力”比较好的话,“近视力”也比较好;35岁到45岁之间,眼睛的调节能力开始下降,术后看远处时比较清楚的话,看近处时可能会比较费力,也就是说“远视力”比较好的话,“近视力”可能会受到影响;超过45岁,术后看远处时比较清楚的话,看近处时可能会出现“老花”症状。
在调节力下降的情况下,不要只片面地追求看远处时清楚的“远视力”,还要考虑兼顾看近处时比较清楚和舒服的“近视力”根据患者的需求不同,手术方案的设计也有所不同严格术前检查总之,术后视力到底能恢复到多少,需要医生根据术前检查结果才能确定。
医生术前会根据多种因素来综合分析并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以尽量达到比较理想的术后裸眼视力和目标屈光状态